学,剩下的三十万当做首付,又买了一套一百八十万的房子。现在六年过去了,我父母新买的房子已经涨到了四百万,而我呢?却拿着五千块的月薪,跟我父母差不多,我都不知道这出来留学的意义在哪。这花钱送我出国还不如买房子投资呢,回报又快又高。”
萧鹏听着孙璇的话,不知道怎么安慰好。
尤其是最近这两年,风光一时的海归渐渐不吃香了。留学生也要跟国内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要参加企业招聘会,挤人才市场。曾经有知名企业的HR曾经放言:现在的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因为他们已经和华夏国情脱节了!
当然这个说法有点偏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留学生确实不如原来吃香了。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物以稀为贵,留学生越少越值钱,现在留学生那么多,水准也有高有低,自然也就不吃香了。
要说最吃香的留学生,必须是清朝时期那群留着辫子出国的,那绝对是当时华夏最值钱的人才,什么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京张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办人之一蔡绍基、外务大臣梁敦彦、第一个允许在星条国执业的华人律师张康仁、杰出工程师郑廷襄等,成材率令人叹为观止。
哪怕十多年前的海归依然还是很吃香,那时候还是人才稀缺。在那个时期能出国留学的人,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不差钱的,一种是学习好的。这些人回国,要不然就不需要去什么人才市场,要不然就是有真材实料,怎么可能不是抢手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