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杨家将之九郎>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希望铁骑的对手们(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希望铁骑的对手们(上)(1 / 2)

“吐蕃王庭方向升起巨大烟火!”

成都府路之上,与吐蕃的兵马在大宋与吐蕃,两国的交界线上对峙的李沐阳,在之前杨延耀等人进入吐蕃的第一时间,就汇合杨武领着从与大理对峙的五个营的希望铁骑,将两只人马共计十个营的希望铁骑中的,那些之前被分往各处,执行别的任务的那些人召集回来之后。杨武与李沐阳两个人手里就有了,共计一万人整的希望铁骑,并且是在集合起来的第一时间,也就是杨延耀等人进入吐蕃国境之后,紧跟着杨延耀的人的脚步就进入了吐蕃国境。

与那吐蕃因为之前杨家得到杨延耀行踪消息之后,为了那一点点在外人看来,非常不足以道的鸡毛蒜皮一般的小事情,就调动两万希望铁骑陈于边关,而使得吐蕃紧张之下往两国交界处,特别是成都府路一线,重点陈列的三十万大军对持上了。

当然了,虽然说希望铁骑很威武很霸气,但是毕竟只有一万人,虽然在普通的兵种里边是无敌的,但是如今这个世道可不再是普通的历史轨迹了。当初杨延耀率先打破规矩,在幽州城下组建了这么一直不属于普通人范畴,已经绝对属于高等级修士级别力量的,特殊兵种的希望铁骑。在当初,可以说,有这两万希望铁骑横扫八方,以两万之数力敌百万兵甲不是什么难事,便是如今这数年过去了,依旧可以说希望铁骑是这世间上第一的强兵。

只不过,这个世间毕竟不是只有杨延耀一个修士,你大宋可以出一个九少爷杨延耀,就不许别的国家也出两个厉害的修士为国所用么?而且,虽然论家底没有谁能比得上杨延耀,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国家既然对希望铁骑如此的忌惮,那么怎么可能会不想一些应对之法?

是,论家底比不上你杨延耀,但是倾国之力,这么多年过去之后,不说能强过希望铁骑,但是不相上下,甚至是只能缠住你希望铁骑的兵种,怎么样也能弄出来一些吧。别的不说,深受希望铁骑之苦的大辽,如今也有几只属于修士等级力量的军队,不说强过希望铁骑,但是纠缠住一半希望铁骑还是可以的,再加上那些收拢的修士和妖魔鬼怪的,应对大宋早已不是问题。

而如今,虽然一万的希望铁骑陈兵边关,对于吐蕃的压力很大,但是吐蕃也不是完全的没有还手之力,不然的话还不如直接投降的了,至少还能混个富家翁活几年。这也是希望这些年陈兵边关,却是不进敌国领土半分,同时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源源不断,不曾停歇过的兵员补充进来。

如今这大宋与吐蕃的边关之上,大宋这一边是一万希望铁骑,身后是二十万普通的兵马。而对面的吐蕃大军,除了三十万大军只玩,最主要的就是,在这三十万大军的最前方,还有三只特殊的军队站在他们的前边,和希望铁骑一直在对峙着。这三支军队,一支是佛兵喇嘛组成,人数最多,在三万之众,其成员便是吐蕃的各家寺庙圣峰与那些修真门派出手,精选出三万武僧和勇士,用特殊的方法催生出来的特士兵中。其功能,类似于藏传佛教里的护法,而他们的名字什么的也是一样,属于步兵,每人手里的兵刃只有一根三百斤的巨大降魔杵和后背的四百斤中的巨大护法金轮,个个都是神力无双、不惧生死、铜筋铁骨。

这是吐蕃应对希望铁骑的最大依仗,每一个人的实力足以应对金丹初期的修士,还是那种专练外家肉身功夫的。除了这最主要的人数也是最多的一支兵马之外。在其左右,还有两支人数略小的兵种。左边的,人数只有两千,不过,每个人的手底下都有十头用特殊药物和物品精加工过的狗肉,不是,是藏獒。这些藏獒,每一个都比正常的藏獒大上几倍,其个头皆如同大象一般,身披重甲,属于是完全由吐蕃皇室,收集培养了五年的杰作,也是倾尽了吐蕃皇室的国库打造的。

至于右边的,也是吐蕃三只特殊兵种最后的这一只,这一支的人数约摸在五千人左右,是一只由吐蕃最大的几支部落,和一些稍差一些的部落凑出来的,他们的存在是向吐蕃皇室臣服的。虽然说平时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吃各奶。但是一旦有战争的时候,部落的青壮可以留一点,但是这些兵卒却是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这一支兵卒是只听大元帅吩咐的,各部落的头人都没有资格。

这一支兵马怎么说呢,他们属于是重甲骑兵,但是又并不是那么专业,因为他们的坐骑是跟那藏獒一样,用特殊方式经加工过的上等牦牛肉,虽然说是活的。连人带牛皆是身披重甲,不像那一对佛兵喇嘛组成的队伍,一个个的就是光着膀子抡棒子,哦,是降魔杵。这一队兵马,骑着体型没有变化,但是却明显力量加强了的牦牛,自己也是身披重甲,手里的兵刃是特大号的巨型弓箭,大小是正常的铁胎弯弓的三倍。除此之外,在牦牛的一左一右分别挂了一杆大号的狼牙棒和五倍大小的巨型弯刀。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他们的身边,也就是牦牛的身侧,还有着一头改造的藏獒,虽然个头只是和水牛大小差不多,但是身披和当初杨家战狮,有些类似的满是刀刃尖刺的兽甲,这一支兵马的实力,虽然说在希望铁骑的面前有如稚童,不过一旦希望铁骑被另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