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老太太听到村正夸赞,心中欢喜。
“老夫人,八郎,这防旱防蝗的工作已经铺开,众人齐心,进度到也快。但八郎还记得县丞所言吗?课考一事八郎还要多多费心啊!”真是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村正道出了来此的目的。
“还请堂内说话。”八郎把一众人请入一楼正堂,说道:“王村正,其实小子心中早有定策了!”
“哦?何策?八郎你快快说来,我等洗耳恭听!”村正和几个里正急急相问。
“我看到村中房屋,基本都是土墙茅顶,一遇暴风暴雨,就会阴漏不已,大家可想住更好的房子?风雨不怕,寒暑不惧!”欧阳宇说罢,坐定不言,要给大家一个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我等正是为此事而来呀,八郎!”村保很一众里正笑道,这根本不用问,房子在这里摆这,自然是最有力的说明。
见到村正如此说,欧阳宇心念电转。
“我说个大概想法,首先这个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有所得,必须有所付出。造房要用到砖和瓦。相信大家知道我李家早就建好的烧窑了,就是为造砖瓦水泥而用。大家想要好房子,则需要出一定的费用,我在这里保证,大家只缴纳成本费用,这里的成本包括用料、人工等钱。多余的一文钱我都不收。在最后一幢房子造好前,我都会将账目公布
,让大家监督。如果哪家无力缴纳费用可以以工代赈。如果真有蝗灾,他们收了蝗虫来这里卖钱,也可以抵掉。其次,小子需要村正和里正尽快去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因为一旦整体改建,不可能都搬到田中野外去住,需得一半先造,一半先住,只是要忍几个月,县令说的三月之期肯定是不够用了,慢慢盖吧。大家看如何?”
“八郎,当真如此?”王村正忽的起身。
“村正可见我说过大话?”欧阳宇笑眯眯的看着村正。
“这到没有,只是这整个村子的改造,不是小事,既然八郎你如此说,我等自当鼎力相助!不过需坐下来细细商议。”村正抚须说道。
就这样,在大唐贞观二年的晋州神山县,一个叫盘山村的小地方。蝴蝶的翅膀轻轻的扇过,历史的轨迹开始从这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