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答应过你,朗朗会在宫中平安长大,你不信朕吗?”
她看着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内心深处,是信,还是不信?
很想信他,却又不敢太过信他,因为,他已经不是当初的燕王了,他是楚国皇帝,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帝位与帝业,是清除对帝位有威胁的人。
“你与朕好不容易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婠婠,你忍心因为旁人与朕生了嫌隙吗?”楚敬欢的嗓音令人觉得他受了伤害。
“婠婠不想……陛下,朗朗是嘉元皇后唯一的儿子,婠婠只是不想辜负娘娘所托……婠婠只愿朗朗健健康康地长大,别无所求。”萧婠婠伤感道。
“朕保证,朗朗会平安长大,待朗朗弱冠之后,朕赐他封地。”
他信誓旦旦地说,分外诚恳。
她颔首,偎进他的胸膛,真心希望他的承诺会兑现。。
————
新帝即位,朝野万象一新,金陵欣欣向荣,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其他书友正在看:。
楚敬欢坐上帝位,于家国社稷、国事政务分外谙熟,勤政爱民,可谓胜任有余。
于此,朝堂、金陵局势稳固如山。
十一月,冬寒来袭,下了两场雪,日头终于冲破阴沉沉的乌云,阳光洒遍皇宫每一个角落,即使那日光很稀薄、很凉;残留的积雪、坚冰慢慢融化,闪射出夺目的光芒。
楚敬欢下诏,册夫人凌氏为皇后,十一月十五举行册后大典。
这道诏书在朝上并没有掀起多少风浪,因为凌氏所出的楚文乾已册封为太子,册凌氏为后是迟早的事。再者,新帝染指先帝皇后,已经众所周知,文武大臣也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只是,册后诏书必须诏谕全国、达之四海,楚国百姓会如何看待当朝皇后凌氏,不得而知。
凌玉染,萧婠婠,已是第三次被册封为皇后,第三次母仪天下。
第一次,楚连沣下的诏书;第二次,楚连珏下的诏书;第三次,楚敬欢下的诏书。
三朝为后,这三朝皇帝,还是亲叔侄,这在历朝历代,只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萧婠婠知道,楚敬欢没有在登基后立即册自己为后,而是先册封沈墨玉为贤妃,是为了安抚沈墨兮,也是为了让朝臣有个心理准备。有沈墨玉这个“前例”,延后三月再册自己为后,就会顺利一些。
这日,如同前两次一样,她早早地梳妆打扮,第三次穿上华贵典雅的皇后冠服,来到奉先殿。
她终于看见身穿帝王玄色衮冕的楚敬欢,他的帝王霸气无人可以比拟,气势磅礴,睥睨众生,帝道十足。
微笑着,她缓缓走向他,他的唇角慢慢地勾起来,含笑望她,执她的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一生相伴,天荒地老。
萧婠婠只觉得,这次册后大典,如在梦中,很不真实。
只因,他是她想依靠一生的男子,他是她心底深爱的夫君,她总觉得不够真实。
典仪结束之后,楚敬欢去御书房处理政务,她回坤宁宫,沈墨玉已在大殿上等候。
“嫔妾参见皇后娘娘。”沈墨玉婉婉施礼,“嫔妾贺喜娘娘。”
“妹妹不必多礼。”萧婠婠在皇后宝座上坐下,“妹妹坐吧,来人,奉茶。”
“娘娘,今日嫔妾要做芙蓉糕,娘娘若不嫌弃,稍后嫔妾让人送来。”
“好,妹妹有心了。对了,妹妹,陛下子嗣单薄,眼下后宫又没有佳丽三千,妹妹可要加把劲儿,为陛下多添几个皇子、公主。”
“生养之事,嫔妾……听凭天意……”沈墨玉羞窘得垂首低眉。
“本宫让陛下多去承乾宫几次,你也多多努力,宫中有小孩儿也热闹一些。”萧婠婠笑呵呵道。
“谢娘娘。”
萧婠婠见她满脸羞色,像是未经男女人事的黄花闺女,大感奇异。
心中已有计较,萧婠婠又道:“妹妹,自陛下摄政以来,发生了很多事,原先本宫看不明白,如今是看明白了。有些事,你在本宫之前做了,有意做得离经叛道,闹得满城风雨,为本宫担了些风霜雨雪,本宫铭记在心,其他书友正在看:。”
沈墨玉诧异地抬眸,笑起来,“娘娘言重了,嫔妾只是略尽绵力罢了。”
萧婠婠温和地笑道:“往后,你我就是真正的姐妹,同心协力侍奉陛下。”
是的,她看明白了,沈墨玉身为先帝妃嫔,与皇叔**宫闱,后来公然入燕王府,整个金陵的人都知道;楚敬欢登基后,先册封沈墨玉,三月后再册封她为皇后……沈墨玉在前,她在后,前者为后者挡去了多少风霜雨雪,受了多少谩骂、指控与委屈,她完全可以理解。
无论是楚敬欢的意思,还是谁的意思,沈墨玉这份人情,萧婠婠会记住。
沈墨玉这么好的女子,值得任何一个男子好好相待。
————
难得有一夜楚敬欢留宿承乾宫,萧婠婠可以多陪陪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