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很苦恼。
此时杨奉正在自己的大帐内走來走去,眼睛不时地丢到桌子上的那三个已经被拆开了的锦囊,那是三封密函,而这三封密函却并不是从长安送过來的,而是杨奉在这一个月以來所受到的三封劝降书,全都是关外的东吴军用弓箭射上來的,幸亏这箕关之上都是杨奉的子弟兵,要不然这件事要是被曹操知道了的话,恐怕杨奉在曹操手下那也是干不下去了,。
说心里话的,杨奉并不打算为曹操把命都赔上去,但是也不打算就这么投降到东吴,正如当年他投降给曹操那样,就算是要卖,杨奉也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只不过现在东吴给的价钱实在是太少了,一个太守之职竟然就想打发他杨奉,未免太看不起人了吧!而且杨奉也是知道东吴一贯的军队管理制度,到了东吴,杨奉是绝对不可能再掌兵的,沒有兵又沒有权,那么杨奉投靠东吴能有什么好处,这种沒好处的事情,杨奉可不愿意赶。
“公明!”杨奉忽然抬头问站在一边的徐晃:“你说我应该怎么办,要是以东吴现在给的待遇,我确实是不太想就这么投降了!”
徐晃对杨奉竟然有意投降,很是不满,当年杨奉舍董旻而投靠曹操,那是因为董旻残暴,确实不是明主,而现在曹操对杨奉是十分的重用,而且按照徐晃自己对曹操的观察,此人应当当得明主这个称呼,可是杨奉竟然要背叛曹操,这让一向以君臣之义奉为准则的徐晃很不高兴,不过杨奉是他的主子,这一点徐晃还是记得牢牢的,对于杨奉的决定,他也只有遵从的份。
“将军,以末将看,将军大可待价而沽,既然东吴不肯付出大代价,那么将军就死守箕关,时间拖得越久,就说明将军的重要性越大,对于将军就越有利!”虽然不满,但是徐晃还是很忠诚地为杨奉献上了自己的计策。
“恩,我也是这么想的!”杨奉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徐晃的计策:“这次带军的大将全都是东吴的一干年轻将领,想要攻破我这箕关,不付出点血的代价那是不可能的,既然东吴看不清我的价值,让我就再让他们瞧瞧,我杨奉到底值得他们付出多少!”说着,杨奉再也沒有走來走去,双手握拳,满脸坚定地望着大帐外的天空。
“报!”一名军士突然來到大帐外,喝道:“将军,从晋阳运來的粮草已经到了关后,此次运送來的粮草共有三十八车,请将军指示!”
“恩,我知道了,就按平常那么安排吧!”杨奉对着大帐外说了一声,然后笑着对徐晃说道:“公明啊!幸亏曹丞相将并州人马都调走了,要不然以并州的粮草供应还真支持不住呢?”这粮草也是杨奉敢在这箕关上与东吴军对持的后盾之一,并州虽然土地贫瘠,但是要支援这并州十万大军的粮草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得到杨奉命令之后,那名军士便直接领命前往了北边的关门,朝着关口上的士兵喊道:“开关门!”而关口上的士兵,在听到喊声之后,便四五个人直接开始拉动关闸,沉重地关门缓缓地打开,还发出吱呀的刺耳声。
而随着关门的打开,关外一支大约千人左右的军队赶着将近四十辆马车开始往关内慢慢地行进,一名站岗的士兵看着那坐在第一辆马车上的一名士兵笑骂道:“李大力,怎么垂头丧气的,难不成在家里被你家的婆娘掏空了身子,到现在都还沒有恢复吗?”
这名士兵的荤笑话,顿时惹得关上关下一片哄笑声,而作为被嘲笑的当事人,那名坐在第一辆马车上的士兵李大力却是沒有像往常那般还嘴,而是依旧达拉个脑袋不说话,这古怪的现象却是让守关的那些士兵有些不太对劲了,一名和李大力也算是有些交情的士兵连忙上前问道:“大力,你怎么了?”
这时,坐在李大力身边的一名士兵却是露出了一脸尴尬的模样,对大家说道:“你们是不知道,前段时间,大力家的婆娘跑了,还把大力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卷走了!”
“不会吧!”一听到这件事,顿时周围的士兵都是一脸惊讶,纷纷跑到了李大力身边,那李大力忽然身子一颤,随后慢慢地抬起了头,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脸,说道:“这种事情,我有必要拿來开玩笑吗?全沒了,那婆娘还真是狠心啊!”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李大力脸上的表情,简直可以用咬牙切齿來形容。
李大力的遭遇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同情,都纷纷惋惜地拍了拍李大力的肩膀,说了声兄弟保重啊,其他书友正在看:!不过军官可不会让他们有这么多时间去感慨,大声吼道:“都在干什么呢?还不快点走,就让这么多的马车堵在关门口像什么样子!”
长官发话了,众人这才发现,由于李大力的这第一辆马车被他们给堵住在了关门口,导致了后面的马车根本就不得进來,这才一哄而散,给马车让开了一条道路,在马车上的士兵驱赶下,这三十八辆马车也开始晃晃悠悠地开进了箕关内。
在关内的军需官的带领下,三十八辆马车行至了一个用围栏搭建成的露天仓库,这些马车也都顺顺当当地赶进了仓库内,直接被军需官带领着一批伙夫用油布一盖,这就成了,一名伙夫突然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