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官居一品> 第八七六章 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七六章 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下)(1 / 2)

第八七章 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下)

@@@@@@@@@@@@@@@@@@@@@@@@@@

隆庆年七月二十日,人定。

平日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的司礼监值房外大院,今日却亮如白昼,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不只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内廷四司八局十二监,二十四衙én的管事牌子,和他们手下有头有脸的太监,全都数集于此。他们一面张望着大én的方向,一面窃窃i语。

直到一个小太监跑进来,低声报道:“来了,来了。”所有人都住了嘴,摆出热情的笑容,身子微微前倾,一副恭候大驾的样子。

八盏éng着白纱的宫灯打了进来。二十几个跟班太监的前呼后拥下,一乘四人抬的青呢大轿便稳稳进来。顿时,大院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大轿。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内hi走近前打起轿帘,大家伙儿先听到一声轻轻的却颇显威严的咳嗽,为数不少的太监禁不住身子一哆嗦,显然对轿人极为惧怕。

这当儿,一身素服,面沉似水的冯保,已是躬身出了轿én。

一欸他站定,所有人齐刷刷跪下,又一起高声叫道:“拜见老祖宗恭祝老祖宗修成正果……”

听了这一声‘老祖宗”虽然量摆出内相的沉稳气,冯保还是笑眯了眼:“我说咋一个都见不着,原来跑这儿来了,都起来。”

“谢老祖宗……”太监们纷纷爬起来,平日里他面前得宠的那些干儿子们,便笑嘻嘻的围了上来,喜气洋洋的簇拥着他,进了司礼监的值房……只是这份欢喜,整个皇宫为先帝戴孝的肃穆气氛,显得那么别扭。

~~~~~~~~~~~~~~~~~~~~~~~~~~~~~~~~~

司礼监值房也是灯火通明,这个值房的气派程,也就仅次于皇帝和后妃的宫室了。进深虽然只有一丈五尺,宽长却有五丈,据说是把原有的三间房打通了隔墙改成一间的,里面的陈设是极奢华,悬挂的字画无一不是唐宋名家的真迹,摆放的器物也全都是内库上好的货è。

冯保的目光,却数落那张紫檀木的大案台上,只见上面放着一个用黄绫包裹着的方盒。他快步走过去,伸出那双à琴提笔几十年,稳如生根的手,微微颤抖着打开了那黄绫包裹,便见金灿灿的一条蟠龙,鳞甲微张,双目圆睁,昂向天,仿佛随时都会跃离它卧身的金印盒盖,腾空飞去!

这是正龙,金印盒的四方还分别绕着八条行龙,这只金盒内便装着大明的江山,大明皇帝传国yu玺!

冯保的两眼仿佛都被这金光映得透亮,他的两只手慢慢围了过来,十指紧紧地将印盒掐住,紧紧地抱怀里。掌印掌印,手里有了这方印,才能算是掌印。

抱着金印盒,那张属于掌印太监的jiā椅上坐定,接受各衙太监们的依次跪贺,冯保恍然回到了昨日的金銮殿上,那种众人皆跪我独坐的滋味,确实是太醉人了。

待众人跪拜完了起来,冯保对他们温言勉励,说近大伙儿都辛苦了,咱家看眼里,记心里。并宣布国丧一过,便给所有人官升一级,有表现突出的,是会越级提拔。还特别安慰那几个昔日孟和的死党,要他们放下心理负担,自己会一视同仁,绝不会给他们小鞋穿的。为了表达诚意,还把他们全部留用,甚至让昔日孟和的随班太监,跟自己身边当值。

自来哪一任大内总管上了台,不是把宫里上上下下换个遍,将前任的旧人换成自己的心腹?现冯保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时间人心大安,尤其是那些昔日孟和的人,全都感ji涕零,歌功颂德,把他当成了真祖宗。

因为今儿个已经晚了,又是国丧期间,不宜聚会过久。见差不多收住人心了,冯保便让他们散去了。

待没了外人,随堂太监便伺候冯保除下孝服,脱下靴子,擦拭了身子,换上一身轻薄的绸缎道袍。说起来,这些天冯保也着实累坏了,国丧和登极礼,其实有大半是宫里进行的,用摆设、礼仪规制,全都是他亲自把关;还有和外廷沟通联系,也得他来费心;而皇上和李娘娘那里,他也不能疏慢了……方才他让那些太监们久等,并不是装大牌什么的,而是伺候皇帝用完了膳,又和李娘娘说了会儿话,天黑才告辞回来。

躺绣榻上,让几个小太监替他捶tui捏脚,觉着解了乏劲儿,才有胃口用晚餐。今儿个晚膳是一碗红枣粥加上两个黄橙橙的小窝窝头,佐菜是一碟必居的酱黄瓜和一碟糟雀舌,天热又累,吃不下大荤大腥的凤髓龙肝,还是这些家常饭可口。阅读éng着绿绒面,摆着笔墨、台灯的小机。

冯保坐起来,小太监拿两个靠枕放他背后,随堂太监取来那两本奏章,摆小机上。打眼一看,是《看详礼部议两宫尊号疏》和《特陈紧切事宜以仰裨政事疏》。端详须臾,他伸手先拿起前一本,只见是高拱命礼部议定了两宫娘娘的尊号,将结果禀报给皇帝;并提醒皇帝,应该按例赐给后宫头面饰,户部已经拨款,可由李娘娘代行云云……

看着通篇充满谦卑和讨好语气的奏疏,冯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