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官居一品> 第八二七章 路在何方(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二七章 路在何方(上)(2 / 3)

说到这里,沈京有疑问了:“既然去年十月,国书就递到北京,怎么四个月过去了,也没见邸报上登过?”,“一来,当时政潮汹涌。”沈默有些不好意思道:“所以说,党争误事儿啊。”,赶紧接下一条道:“二来,礼部尚书赵贞吉对此并不感冒,只肯承认其藩属地位,其余的要求一概不答应…………所以只能先搁置了。”,“哦,说了半天”还是没谱的事儿啊。”沈京恍然道。

“之所以现才跟你说,不就是因为现有谱了吗?”,沈默的脸上,没有丝毫道:“朝局生了变化,赵贞吉凡经离开礼部了,任的礼部尚书高仪,是支持此事的。”其实他这话说的含蓄,关键是,对开疆拓土不感冒的徐阁老终于走了。

高拱一旦回来,必然需要几件振奋人心的大事,来提振士气、树立威望。而吕宋,就是沈默送给他大礼、这可是不费一兵一卒便给大明开辟了一大片领土啊……虽然是海外飞地,但毕竟是当年臣服于成祖皇帝的藩国,现重归化大明,其意义如何渲染都不算无耻。

“朝廷那帮人要的是个虚名,后的结果,鼻然是接受吕宋王所请,设立一个三品兵部侍郎衔的吕宋总督,并象征性派一两千驻军。”朝堂上的事情,沈默没必要给沈京讲太细便简单带过道:“而我们重的是实利…………别看他们都不把吕宋放眼里,但只要这个总督用对了人,就能把这片相当于三个浙江大的海外领地盘活了!”,“为什么会选择我?”,沈京也露出凝重之色,他听出沈默话语间的重视。

“先,马尼拉现的情形,和你初到上海时很像。”沈默沉声道:“都是蒸蒸日上的重要港口城市,所不同的就是情况复杂,要面临的困难多。大明官员虽多,只有你有经验,能处理如此复杂的情况,并知道该如何将其引向良性展。”,“你让我管一个城市,这个还能勉为其难。”,沈京皱眉道:“可做一个国的总督,这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呵呵,你先把马尼拉给我弄好就成。”沈默微笑道:“马尼拉以外的地方,有南洋公司负责。”

听了这话,沈京的目光出现犹疑道:“你想让我把马尼拉建成什么样的城市?”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对南洋公司有所了解,知道那是个很复杂的组织,绝不是传统的商会而是类似于西方人那种东印公司似的武装商会。

“只有一句话。”沈默站住脚看着他,一字一顿道:“适宜华人居住的城市。”,“那吕宋呢”,沈京又问道。

“适宜华人居住的国家。”,沈默虽然语调平静但字里行间的狂热,是无论如何也掩不住的。

“…………”沈京沉默了,他已经对自己将要做的,有所预感了…………他身处开放的上海,对位于重要航线上的吕宋,还是有所了解,知道那里生活着许多部族和小邦。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想让华人生活的惬意,那只有……他不敢往下想。

见沈京的脸色白,沈默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要是沈京到现还一脸轻松,他会立即改变主意,不让自己的堂兄去吕宋送死。

他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沈京的膀头,语气恳切道:“兄弟,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明白,但另外一些话,我可以跟你说清楚。”顿一顿,沉声道:“你看两汉晋唐宋,之前我汉人的任何大一统王朝,为何都不能长治久安,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呢?气数长的,多二年左右,就会乱象丛生,顽势显了,后面的岁月,不过是芶延残喘,等死而已。”

沈京摇摇头,这哪是他能想明白的问题。只能听沈默分解道:“原因只有一条,四个字,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快,完蛋的就快,土地兼并的慢些,完蛋的就慢。我朝到了现,仅占了全国人。不到分之二的皇室宗亲、达官贵人;却至少拥有全国到七成的土地,已经超过了唐宋时的水平,而且还不断加剧……如果再这样下去,多再过几十年,就该天下大乱,过不下去的老姓揭竿而起了。

”说着嘴角挂起一丝苦涩的笑道:“咱俩要是不出意外,应该还能看到。”,这是沈京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兄弟,一国的宰相,说出这样令人不安的预言来。不由口干舌燥道:“那怎么解决?”

“当然要解决。”沈默点头道:“朝有识之士,都已经有了危机意识。他们虽然满腹经纶、妙计多端。但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法架起锅子煮道理”所以,除了打击兼并、虎口夺食,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我能理解。”,沈京点点头道:“别的不是,上海的耕地,八成以上都归那些达官贵人所有,其徐阁老家就占了一半以上,我这个当县令,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正是这个道理。”,沈默叹息一声道:“一个封闭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环境下,任何改草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像人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无法把自己扼死一样。土地兼并,得利的都是达官贵人,你想要他吐出嘴里的肉,他就敢要你的命!就算是皇帝,也没法跟整个既得利益群体对着干!”,当年王安石变法时,因为许多明显利国利民的举措,也被反对派反对。宋神宗十分不解,问元老大臣彦博道:,“既然您也承认,这样做对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