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官居一品> 第二一二章谋而后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一二章谋而后动(1 / 2)

第二一二章谋而后动

“这应该叫做‘打蛇打七寸’?”胡宗宪饶有兴趣道:“怎么打?”

“左手持着大棒,右手拿着鲜花。”沈默笑道。

“大棒是打,鲜花呢,是什么?”胡宗宪问道。

“招抚。”沈默目不转瞬道。

“招抚?”一听到这两个字,胡宗宪敏感地蹙起眉头:“招抚倭/寇?大大不妥……这可是皇上十分痛恨之举啊!老弟切莫捋这个虎须,否则老虎可是要吃人的。”说着连连摇头道:“就算没人怪罪,可那些倭/寇头子一个比一个凶狠残暴,一个比一个狡黠奸诈,便是今日招抚,明天又会复反,招之何用?抚之何益?”

沈默摇头道:“丞大人误解啦,我当然知道这些人言而无信,但

我的策略有十个字:‘名为招抚,实为诱捕;分化瓦解,进而剿杀。’”

胡宗宪略一沉吟,心里豁然明亮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正是!”沈默沉声道:‘眼下敌强我弱,要想彻底平定倭患,就得用这种手段,只要能勾动其几个,便可或施离间之计,使其互相猜疑倾轧,自相残杀,或用怀柔之计诱其上岸投诚,那时我为刀俎,彼为鱼肉,看他还怎么嚣张!”

胡宗宪沉吟半晌,却仍觉不甚乐观道:“想法是妙啊,可王直徐海等辈本就是狡黠之徒,滑不溜手。又处得意猖狂之时,恨不能立时夺占杭州,北下金陵,占领半壁江山,称王称霸,岂能轻易受我等诱惑?万一不成还落个通倭的罪名,岂非狐狸没逮着,反惹一身骚?”

他还向沈默举例道:“招安这一手,并不像拙言你想象的那么好用,数年前北疆对付蒙古人,两年前湖广对付苗民起事,官府都尝试过,但没有什么效果。”

沈默笑道:“丞大人过虑了,那些倭/寇与苗民还有蒙古人,有本质上的差别。”

“什么差别?”

“苗民是官逼民反,对官府怀着仇恨;蒙古人是非我族类,根本不买朝廷的帐,所以招安都不灵光。”沈默自信笑道:“但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一招对付那些倭/寇头子,一准好用。”

“何以见得?”胡宗宪抿一口酒,轻声问道。

“下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了倭/寇头子的出身,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沈默也不卖关子,直接道:“都是清一色的海商出身。”

“没错,这不难理解,”胡宗宪点头道:“倭/寇强者为尊,那些有强大船队的富有船主,便可以获得领导地位,成为众多小势力依附的对象。”

“丞说得对。”沈默沉声道:“这些人其实跟朝廷既没有杀父之仇,也没有夺妻之恨,纯粹是因为现抢劫比走私赚钱,这才开始改行或兼职当倭/寇的。”

徐渭接过话头道:“但即使成了倭/寇头子,这些人还是带着商人的习气……重利轻义,一切都可以谈,就看能不能出得起价钱了。”说着挥挥手,很肯定的结论下道:“这是本性使然,永远不会变的。”

胡宗宪承认这法子很诱人,但这俩人光那描绘美好愿景、就是不拿出点真东西,这让他心里依旧没底,便干笑一声道:“挺好,挺好。”

沈默和徐渭不禁暗自凛然,心说怎么碰上这么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俩之所以光讲方法不说细节,就是担心胡宗宪觉着俩人没了利用价值,关键时刻不肯下死力保沈默。

现人家给暗示了:若不拿出点真东西,那咱就敷衍敷衍,各自回去困觉……两人暗暗交换下眼色,还是由沈默解说道:“学生看来,谈判的时机已经成熟,先看徐海这边……原本是由他和另外两大匪陈东、叶麻三股势力合流而成,因为徐海的实力强,所以他当了龙头。但王江泾一战后,陈东被俘,徐海也实力大减,而叶麻因为留守,反而安然无恙,丞大人您看,他们会生什么问题呢?”

胡宗宪听出了其三味,连连颔道:“这一群乌合之众,各个自私自利,肯定各打各的算盘……我听说他们海岛上各有自己的领民和奴隶。现徐海和叶麻两个,八成已经为争夺陈东的地盘,打得头破血流了。”

“大人英明。”沈默点头笑道:“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何况这些兼具强盗与商人性格的倭/寇,容易头脑昏,扯破面皮。岂不正是我们乘虚而入的绝妙时机?”

“说得好啊!”胡宗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抚掌笑道:“确实是个好主意,值得浮一大白!”便为沈默斟满酒,自个先一饮而。他虽是官,但阴差阳错,大部分时间都是军旅过,所以酒量很好,人也很豪爽。

沈默不禁暗暗埋怨徐渭道:‘拿这么大的碗盛酒,不是想害死我吗?’他酒量平平,可不敢这么喝。

好胡宗宪已经满脑子都是招安之计,根本顾不上这些枝节末梢,只听他满脸兴奋的问道:“你准备派谁去,又怎么说服他们?”

沈默心说:‘要是连这个都告诉你,老子还混个毛吗?’但也不能一点风声都不漏,不然就如‘锦衣夜行’,一身光采没人见,也就得不到胡宗宪的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