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寨位于刀背郡城东八十里,甘泉峰和怪石岭南北相夹之处,距铜壶关仅半日路程。从山道迤逦而上,寨墙沿山脊用片石砌成,寨腹为深谷,东西长一二〇〇步,中宽三〇〇步,寨体东窄西阔,形如牛耳,故而得名。牛耳寨有南、东、西三门,南为正门,东、西为偏门。
在寨门东侧石壁上镌刻着“青分南北、气压东西”八个狂草大字,每字尺半见方,竖排二行,上下长两步,苍劲有力,寓意高远,堪称牛耳寨特殊地理位置及非凡气势的点晴之笔。
我站在寨门前的山道上向北望去,隔冲相望的山岭即是怪石岭。怪石岭岭脊起伏,岩体裸露,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景随步移,站在不同角度,则显出不同的形状。稍顷,在岭脊上即出现五种动物形体的怪石:似乌龟爬行、青蛙捕食、道人叩首、猪猡觅食、熊猫打盹。在岭侧面,奇石怪态尚多,或被林木掩盖,或藏于山坡溪旁,鲜为人知,亲临其地,才能尽睹其景物之妙,可惜无那闲暇,只能远观作罢。
寨门处有一栋石砌小屋,坚如堡垒,是护寨卫士瞭望哨。此门系牛耳寨西门,在山道中途,是一个休息点。再上行不远处山道南侧有一泉,源出石隙,终年外溢,水清味甘,上刻“甘泉”二字,行人至此,多歇息品尝。
龙口地处山道终端,山道步步升高有神龙腾空之势,至此骤然紧缩似飞龙张口,故而得名。这里昔日为上下山重要关隘,来往商旅均要在此缴税方能通行,是牛耳寨关键性守护点。
帝国历八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午后,我牵着坐骑登至龙口,忽见前面聚集了大群商旅,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候关卡盘查,不禁大奇。
“是帝都城防军。还是高唐府第三十五集团军?不记得有报告说,牛耳寨被敌我任何一方控制了啊!”我满腹疑窦地走到近前,却愕然发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关卡呈川字形,中间用一道石墙和几座箭塔隔开。这些石墙比寨墙要薄矮一些,只起划分左右两侧上下山通道的作用,箭塔则高墙丈许,占尽地利,使欲闯关者望而生畏。
人流缓缓向前推进。我离关卡愈来愈近了。
在充沛的阳光下,只见关卡尽头左右各站了数十个青袄汉子,人人或佩刀挂剑,或执枪拿棒,配合着几座箭塔上弯弓搭箭蓄势待发的同伙,来回奔走气势汹汹地对过关商旅吆喝着什么,他们背后碗口粗八丈高的铁杆上,写着“赵”字的旗帜高高飘扬。
我眯眼打量完毕,心中已有计较,暗忖道:“还以为是何方神圣。原来不过山野草寇罢了。虽然表面上斗志高昂。但是行动中散乱无章,完全一副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模样,占山为王随处掠夺还勉强凑合,却肯定经不起人数相当的正规军一轮冲锋。”
正寻思间,已轮到我身前的中年商贩。
小头目盛气凌人地道:“去哪里?做什么?拿出通行证,打开包裹!”说着一旁早有两个喽啰左右靠了过来,查看一包叠一包放在骡马上的货物。
很快检验完毕,收取一枚金币的关税后,小头目交给中年商贩一面三角杏黄旗,放他过去了。
轮到我时,小头目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由于不想节外生枝,取出情报站提供的通行证给他过目。又随口编造了探亲访友的借口,缴纳一枚银币后,非常容易地混过了关卡。
沿山道又行里许,终于走出牛耳寨,我飞身上马,正欲策骑疾驰,背后蓦然传来蹄声如雷。
我听出有大队人马迅速迫近,为免麻烦拨马让至路旁,准备让他们先行通过。一旁商旅们也跟我同样想法。纷纷离开官道,霎时腾出宽敞无人的前路。
下一刻,百余铁骑旋风般卷至。
匆匆一瞥中,我看见为首者有三人,该是牛耳寨的强盗头子。
中间那名大汉最高壮威猛,脸如铁铸,目似铜铃,须像钢针,油光锃亮的大脑袋上寸发皆无,纹着一只狰狞可怖的怪兽头颅。仔细分辨,原来是传说中阿鼻地狱里的冥河魔豹,浑身包裹熊熊烈焰,一直延入脖颈下方的衣服里,可以想见他遍体都是这个图案,形态颇为骇人。在他背上还交叉挂着两柄长约三尺五寸的水磨钢鞭,更添其凶煞之气,令人想不到山贼中也有这种人物。
只听他沉声道:“二弟,妳看清楚了,对方出示的确实是金雕盟主的紫龙佩吗?”
左边矮瘦枯干的中年汉子露出凝重神色,道:“事关重大,我哪敢不谨慎小心,那块紫龙佩确凿无疑是真品。何况持佩者身边还有很多高手形影不离,瞧那架势唯有费家人才能摆出偌大的排场。”
右边硕壮如牛的青年,只比光头大汉矮上寸许,却比一般人高大许多,腰上缚着一柄金翎剑,黄澄澄的剑身中央镶有一块黝黑玄铁,凭经验可知重量绝对超过两百斤,看来是件量身定做的独门兵器。他不服气地闷哼道:“费心都死了,金雕盟主的紫龙佩也该失效啦!我们干嘛还要给他们面子?”
光头大汉摇头道:“三弟稍安毋躁,等见过正主儿问明来意再说吧!虽然费心死了,但是其子费无极身兼《青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