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战作为第二次北伐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双方伤亡亦极为惨重。异族联军被歼灭二十二万余人,北疆军损失了三十一万多人,其中绝大部分阵亡和失踪的都是刚入伍的新兵。另外还存在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北疆军投入“秋季风暴”行动时,因为开始蔓延全国的粮荒,粮草储备只够两个月到三个月使用。而且除了菲拉斯河地区能利用河上运输以外,陆上粮草补充日益困难,其原因是辎重车辆太少,尤其是运粮马车更少,整个补给线的效率是很低的。此外北疆军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的实力,由于人员的伤亡和车辆的损坏,更已降到编制定额的一半以下。尘土、砂砾和长途行驶使车轴严重磨损,而提供新的车轴进行替换,又有困难(注:南疆只卖整件装备,绝不单独提供备用零件。)。再加上朝廷决定对新组建的军团提供装备应优先于原有的部队,结果战车和炮车的整个供应状况更加严重。
部队得不到足够补充,而在战场上实际情况更比这糟得多,人员、马匹极度劳累,武器装备的磨损程度也很惊人。慢慢地物资短缺和降低补给标准,导致各个部队筋疲力尽,战斗力变得极其有限。同时引人瞩目的是,后方补充来的新兵普遍缺乏作战经验,意志也不坚强,官兵没有御寒的冬衣和皮靴,每餐连干粮也不能按时供应。各级指挥官们还注意到一件最不愿见到的事。在战斗中新补充的步兵越来越难指挥,各级人员渐渐地已形不成一个整体,官兵不再自觉主动采取行动,而是一切意外发生的情况都得等候上级下命令处置。
米洛斯大草原的恶劣环境也叫人特别沮丧。车辆陷入泥沼无法前行,步兵劳累不堪,每天都有几十匹良种战马由于劳累和饥饿而死去,倒是当地矮小的异族马却能生存下来。它们什么都吃,甚至吃灌木嫩枝和茅草。传令兵开始在执行任务时失踪,步兵休息时要睁一只眼睛提防草丛里潜藏的敌人射出冷箭。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步兵们徒步走过了身后的每里路,没有任何代步工具。他们一连好多天和淤泥、雨水打交道,有时热,有时冷,吃得差不说,且不能按时就餐。他们就这样拖着疲惫不堪且长满虱子的身体,冒着敌人密集猛烈的箭雨进攻。
然而当北疆军官兵们终于离开了泥泞和沼泽感到稍许宽慰的时候,天气却使得他们兴奋的心情又冷了下来。米洛斯大草原的初秋阴雨绵绵,刮起寒冷的东北风。宿营地房舍和帐篷有限,疲倦不堪的步兵,在夜晚甚至没有遮身之处抵御寒流侵袭,比较起来白天的种种艰辛还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夜晚就会感到自己落入了痛苦的深渊。不久初次出现了霜冻。由于雨淋、寒冷、疲劳和高强度的战斗,痢疾、痨病、伤寒流行,病员比例直线上升,有时甚至超过了异族联军最猛烈的攻势下造成的伤亡。正常情况下,病员可以离开队伍到后方修养,但因极度缺乏运输工具,所有的人都只得步行,连病员也不例外,而且根本不可能把任何人留下,因为到处都有猖獗的异族盗贼团。于是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苦难,蜿蜒不见尽头的队伍在倾盆大雨中顺从地默默无声地向前走着。除了战马的鼻息声,吱吱嘎嘎的车轮声,以及呼啸的北风从道路两旁灌木及草丛中刮过时发出的呜呜声外,什么也听不见。
●●●
凤凰城位于阿拉希河下游西岸、塔纳利斯河大弯曲部以东的一二○里处,是斯图亚特中部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南北和东西少数民族领地相接的咽喉,也是异族联盟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军事上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帝国历八一一年九月三十日拂晓,北疆军突然进军斯图亚特中部,沿覆舟峡、霜林集和三宝河三个方向大举进攻。异族联军进行了凶狠顽强的防御作战。经两天两夜苦战,北疆军的进攻基本上被阻止在覆舟峡、霜林集和鱼尾坞一线。在当前战局中,异族联军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北疆军对覆舟峡、霜林集和天福镇的威胁。十月三日,异族联军在霜林集城下开始反攻,消除了北疆军对霜林集的直接威胁。北疆军在霜林集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北疆军总指挥部趁新月盟尚未参战之机,继续增强草原战场上的北疆军兵力,并于十月上旬在草原战场右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攻占天福镇和凤凰城,然后北取霜林集,东出黑雪谷。不久战局中异族联军失利,十月十一日,北疆军进抵塔纳利斯河大弯曲部,威逼阿拉希河和天福镇地区,在凤凰城方向形成了复杂局势。
针对北疆军企图,异族联军统帅部组建了凤凰城兵团,十月十二日开始了凤凰城会战。
异族联军先后在通往凤凰城的接近地和凤凰城及其以南实施了两次防御作战,共持续了十三天。
凤凰城兵团基本力量集中于塔纳利斯河大弯曲部,鄂伦族、格萨哈族兵团防御北疆军沿最近道路突向凤凰城。
从十月十二日起,异族联军鄂伦族、格萨哈族兵团与北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进行激烈战斗,开始了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北疆军企图对塔纳利斯河大弯曲部分的异族联军两翼实施突击并将其合围,从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