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伟大的斯大林同志也非常欣赏彼什科夫同志的才华,彼什科夫同志的寓所莫斯科市腹心,离克里姆林宫很近,有警卫保护。他的别墅周围,有他喜爱的各种花卉,他吸的香烟专门从埃及定购,只要他需要阅读,任何国家的出版物都会为他弄到。彼什科夫同志还拥有一节经过专门改装的专用列车车厢,作为革命的‘海燕’和‘旗手’,他获得了几乎可以与革命导师列宁并肩的地位,无数的城市、广场、街道、工厂、公园、剧院甚至劳改集中营,都以彼什科夫同志的名字来命名。可以说,彼什科夫同志是我们苏联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
安毅没有接过话头,而是道:“由于处于战争期间,孩子的父母都需要加班加点工作,我们南华的各级学校包括私利贵族学校都没有放假,而寄宿学校要对孩子国内的父母负责,不会放假了。为了解决酷暑的侵扰,我们给每间教室都安装了风扇,早中晚三次撒水降温,量减少户外活动
说到这里,安毅话锋一转:
“我们的孩子这里饥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有的国家和民族,却拼命摧残和阉割科学文化据我所知,当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渴望革命风暴的高尔基,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彼什科夫同志,却突然转变了态度,因为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充斥着以暴易暴的肉体报复,人们可以未经审判而随意处死和枪杀无辜者,贵党的《真理报》公开声称,‘我们的一颗人头,要用你们的一百颗人头来换’,作为人道主义者的高尔基先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优虑,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认为革命绝不能变成单纯的屠杀和劫掠。
“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那个时代的革命暴力,摧毁了贵国的传统文化,十月革命后的次年,珍贵的图书馆一个接一个毁坏,藏书被烧毁,钢琴被斧头劈掉,藏画被撕碎,科学仪器、艺术品、文化用品人们眼里变得一钱不值,其中甚至包括沙俄从中国捋掠去的许多珍贵文物。高尔基先生为此感到痛心与震惊,他愤怒地呼喊‘我们正做的比我们摧毁的还要污浊’。
“可惜,这声音与当时革命『潮』流格格不入,就像是‘乌鸦的聒噪’,因此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判。《真理报》发表匿名文章,指责高尔基的观点是‘***的庸人’、‘酸腐的抱怨’,还不无讽刺地说‘本该教育人民的高尔基应当去接受人民的教育’,指责高尔基‘不再是革命的海燕,而是革命的直接叛徒了’。高尔基与乌里扬诺夫之间的分歧非常大,以至于乌里扬诺夫一再要高尔基去外国疗养,并且告诉他,‘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这其实是对持不同观点者的一种驱逐。
“于是,十月革命成功三年后,高尔基不得不离开了俄罗斯,先后德国和意大利居住,但当他得知俄国社会革命党的领袖们正莫斯科受审,很多人被判刑时,便发表了一封致法国作家法朗士的公开信,希望欧洲唤起公众关注此事.这封信产生了广泛影响,贵国『政府』非常愤怒,发表文章批评说‘身国外的高尔基危害我们的革命。他的危害极大……’
“高尔基先生于1922年出版的《论俄罗斯农民》一书,是引来克里姆林宫大的怒火,多家媒体联合起来,一致攻击高尔基,贵国『政府』甚至决定:如果他进入俄国国境,就逮捕他。当高尔基听说贵国『政府』要所有图书馆把《圣经》、《可兰经》、但丁和叔本华的著作下架,又愤怒地宣布要放弃他的苏联国籍,就这样,高尔基先生一步一步成为了苏维埃的敌人,闻界对高尔基的各种报导,都秘密警察总部被细致分析,高尔基的大量信件,都被秘密警察收集起来,他的秘密档案成为一项巨大工程,耗费大批特工的劳动”
安毅似笑非笑地看向雅戈达,目光从他身上掠过,停了雅戈达身后的那名工作人员身上:“请问,这样的高尔基,是你们的同志和竭力讴歌的英雄吗?”
雅戈达非常尴尬,半天说不出话来,那名五十岁左右的工作人员觉得安毅看向自己的眼神很是古怪,想了想道:
“但后来彼什科夫同志显然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回国后写了许多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歌颂斯大林同志的文学和诗歌。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否能够改正错误,而显然,彼什科夫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知错善改的好同志!”
站安毅身边的***局长杜易淡淡一笑:“尊敬的莫洛托夫同志,你真的认为是这样的吗?高尔基回到苏联后,是作品中盛赞斯大林,包括‘肃反’政策,夸耀苏联的成就,当国际***保护联盟抗议苏联判处许多人死刑时,高尔基甚至公开声明说,被苏联『政府』枪决的那些人是罪有应得,这其中还包括他以前的一些朋友。他一封信里称赞‘斯大林干得多漂亮啊’。”
杜易不等苏联人过多思考,又接着道:“根据我们南华情报部门得到的确切消息,洛维茨岛是贵国著名的劳改营地,那里,犯人受到非人的***,冻死、炸死、烧死是常有的事。从那儿逃出来的人国外著书揭『露』岛上种种劣迹。于是,贵国『政府』安排让国际上拥有崇高声望的高尔基先生